在中国,乳腺癌也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2020年新发乳腺癌约42万例,并导致约12万人死亡。 近日,由中国国家癌症中心发起,联合多学科专家共同制定的《中国女性乳腺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2021,北京)》(简称指南)在线发表于《中华肿瘤杂志》。通信作者为国家癌症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赫捷教授。 指南对中国乳腺癌的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进行了详细介绍。我们对相关内容进行了整理,希望能帮大家更好地预防乳腺癌。 患有良性乳腺疾病的人群,如乳腺囊肿和乳腺上皮不典型增生等,乳腺癌发病风险会升高。一项对2002-2012年发表的7项研究进行的荟萃分析显示,良性乳腺疾病者患乳腺癌的风险为无良性乳腺疾病者的2.24倍。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乳腺癌的危险因素。一项对1993-2019年发表的20项研究进行的荟萃分析显示,子宫内膜异位症者患乳腺癌的风险为无子宫内膜异位症者的1.04倍。 无论是绝经前还是绝经后女性,高内源性雌激素水平,均与乳腺癌发病风险升高相关,包括雌二醇、游离雌二醇、雌激素酮、雄烯二酮、硫酸脱氢表雄酮和睾酮等。 包括初潮较早、绝经较晚、未曾生育、初次妊娠年龄较高和流产等。 有研究发现,初潮年龄≥14岁,与乳腺癌风险降低30%相关;在从未接受过激素治疗的人群中,绝经年龄每推迟1年,与乳腺癌风险升高3%相关;未曾生育的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是有过妊娠女性的1.32倍;与没有人工流产史的女性相比,有人工流产史,与患乳腺癌的风险升高44%相关,对于人工流产达到2次或2次以上的女性,与乳腺癌风险分别升高76%和89%相关。 一项涉及10项研究的荟萃分析显示,有乳腺癌家族史的人,患乳腺癌的风险为没有乳腺癌家族史人群的3.34倍。 多项研究已证明,具有BRCA1、BRCA2基因突变的患者,患乳腺癌、卵巢癌和其他恶性肿瘤的风险增加。 对于BRCA1突变携带者,≤70岁时乳腺癌累积风险为55%~70%,BRCA2突变携带者的相应累积风险为45%~70%。 一项纳入了12项研究的荟萃分析显示,脂肪含量最高的人群,患乳腺癌风险为脂肪含量最低人群的1.44倍。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WCRF)和美国癌症研究所(AICR)在2018年发布的癌症预防报告(第3版)中也指出,肥胖会增加绝经后女性乳腺癌的发病风险。 饮酒女性的乳腺癌发病风险升高。一项纳入10项研究的荟萃分析显示,每天摄入10g酒精,与绝经前乳腺癌发病风险升高5%相关;而另一项纳入22项研究的荟萃分析显示,每天摄入10g酒精,与乳腺癌发病风险升高9%相关。 吸烟女性的乳腺癌发病风险增高。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于2014年进行的一项纳入49项研究的荟萃分析显示,曾经吸烟与乳腺癌发病风险升高10%相关;吸烟时间长(20年或以上),每天吸烟量多(20支或以上),则与乳腺癌发病风险升高13%-16%相关。 有研究发现,年轻时胸部暴露于电离辐射,如接受过放射治疗的霍奇金淋巴瘤的女性,其患乳腺癌的风险增加;女童肿瘤患者接受高剂量放疗后,乳腺癌发病率也有所增加。10大危险因素
1.良性乳腺疾病
2.子宫内膜异位症
3.高内源性雌激素水平
4.月经生育因素
5.乳腺癌家族史
6.基因突变
7.肥胖
8.饮酒
9.吸烟
10.暴露于治疗性电离辐射
2大保护因素
1.母乳喂养
现有研究表明,母乳喂养可以降低乳腺癌的发病风险。一项评估母乳喂养对孕产妇健康结果影响的研究发现,12个月母乳喂养,与乳腺癌发病风险降低26%相关。此外,还有研究发现,与从不母乳喂养者相比,曾经母乳喂养者与乳腺癌发病风险下降22%相关;母乳喂养<6个月和母乳喂养6~12个月,与乳腺癌发病风险分别降低7%和9%相关。
2.体育锻炼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适宜的体育锻炼可以降低女性乳腺癌的发病风险。
一项纳入8项研究的荟萃分析显示,高水平体育锻炼与绝经后乳腺癌发病风险降低13%相关。此外,还有研究发现,与缺乏体育锻炼的女性相比,定期进行体育锻炼,与乳腺癌的发病风险降低14%相关。
指南指出,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乳腺癌的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方能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有意识地避免危险,实施保护因素,降低乳腺癌发病风险,促进整体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