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发表在《Front Pharmacol》上的一篇真实世界研究,分析了2006年2月至2018年8月间来自中国4个血液学中心的530名使用以硼替佐米为基础治疗方案的NDMM患者的现状、疗效、不良反应及生存情况。让我们跟随蔡真教授和何静松教授一起回顾这12年的临床实践。 研究背景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浆细胞恶性增殖的血液肿瘤,肿瘤细胞可产生大量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和轻链蛋白,从而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如骨质破坏、高钙血症、贫血、肾功能不全等。多年来,化疗一直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但中位生存期仅3-5年。自2000年以来,随着蛋白酶体抑制剂硼替佐米及免疫调节剂沙利度胺和来那度胺的引入,新诊断的MM患者(NDMM)的总生存期提高了50%。硼替佐米在中国早已被批准用于MM患者一线治疗,临床实践中,治疗质量的提高必然会改变以硼替佐米为基础方案治疗患者的现状、疗效和生存期,但中国现实世界中的临床数据很少。 研究方法 本回顾性分析经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共纳入530例NDMM患者,其中2013年前231例,2013年后299例。所有患者接受以硼替佐米为基础的治疗方案,包括双联疗法,如PD(硼替佐米和地塞米松),或三联疗法,如PCD (PD+环磷酰胺),PAD(PD+阿霉素)和PTD(PD+沙利度胺)。根据患者年龄、体力状况及患者及其家属意愿,经3、4个周期的诱导治疗,获得≥PR后,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随后,部分患者接受维持治疗(2013年前以沙利度胺为主,2013年后以硼替佐米为主,还有部分患者以沙利度胺或来那度胺为主)。评估患者缓解情况,PFS,OS以及安全性。 研究结果 患者一般特征如下表所示。相比2013年前组,2013年后组患者年龄更大(中位年龄:60 vs 63岁);D-S 3B期患者占比减少(23.8 vs 17.8%);而ISS I期患者占比上升(24.7 vs 33.8%)。
在405例可分期患者中,2013年后组III期(高危)患者比例显著增加(17.2 vs 28.5%)。
如前所述,所有患者均接受以硼替佐米为基础的治疗方案,包括PAD、PCD、PTD和PD方案。2013年前组患者中位治疗周期为3周期。96例(41.6%)完成了4个或以上疗程,而仅17例(7.4%)完成了5个或以上疗程。2013年后组患者中位治疗周期为5周期。220例(73.6%)完成了4个或以上疗程,169例(50%)完成了5个或以上疗程。两组具有显著差异(P<0.001)。2013年后组中,PCD方案耐受性,疗效好,成本低,使用方便,患者较多(64.5 vs 37.2%)。总体疗效分析显示两组患者ORR相似(90.5 vs 88.6%),但2013年后组患者的CR更高(39.1 vs 28.6%)。
2013年前后组随访中位数分别为18.0个月和20.4个月。2013年前后组患者的中位PFS分别为23.3个月 (95%CI: 21.1-25.5)和25.5个月(95%CI: 22.0-29.1),两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4),3年PFS分别为27.1和41.7%。
两组中位OS均未达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89),5年OS分别为51.6和59.2%。
亚组分析中,在296例≥VGPR的患者中,2013年前组有57/128(44.5%)出现疾病进展,2013年后组有56/168(33.3%)出现疾病进展。3年PFS分别为30.8和55.1%,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两组患者5年OS分别为68.0和7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77)。 在≥65岁的人群中,2013年前后组中位PFS分别为12.7个月和24.1个月,两组PFS有显著差异(p < 0.001), 3年PFS分别为18.1和25.5%。
安全性方面,2013年前后组分别有4例和3例患者死于严重感染。另外,2013年后组有2例患者死于脑血管意外,3例死于心源性休克。其他3/4级血液学不良反应,如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贫血在两组间无显著差异。非血液学不良反应,如虚弱、感染、便秘、腹泻、胸腔积液、腹水、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在两组间亦无显著差异。但疱疹病毒感染和周围神经病变,特别是2/3级周围神经病变在2013年后组患者的发病率明显低于2013年前组。 本研究的数据显示了硼替佐米自2006年中国首次应用以来在NDMM患者中的临床实践结果。我国医师对硼替佐米在临床应用中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已非常熟悉和了解,并不断总结经验,根据患者病情优化个性化的方案,包括预防不良反应和对患者的全面护理,使非高危和老年患者获得了较好的疾病缓解和PFS。 专家简介 蔡真 教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多发性骨髓瘤治疗中心主任 浙江省卫生高层次创新人才、浙江省免疫学会血液免疫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浙江省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抗癌协会血液淋巴肿瘤分会候任主委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兼多发性骨髓瘤学组副组长 国际骨髓瘤工作组(IMWG)成员、中国多发性骨髓瘤工作组(CMWG)委员 何静松 教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骨髓移植中心、主任医师,科室副主任,硕士生导师 中国医师学会浙江血液分会青年委员 浙江省免疫学会血液分会委员 中国老年医学会血液分会骨髓瘤专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分会多发性骨髓瘤学组委员 参考文献: 1. He J, He D, Han X et al. Bortezomib-Based Regimens for Newly Diagnosed Multiple Myeloma in China: A Report of 12-Year Real-World Data. Front Pharmacol. 2020 Dec 11;11:56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