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失禁是前列腺癌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影响范围从轻微的尿漏到完全无法控制的尿失禁不等,不仅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不便,还可能引发社交尴尬和心理压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那前列腺手术后,该如何管理术后尿失禁的问题呢?
什么是前列腺术后尿失禁?
前列腺手术是治疗前列腺疾病的一种重要手段,主要针对前列腺增生(BPH)和前列腺癌。前列腺术后尿失禁(IPT)即指前列腺手术后,尿液完全或部分不受自主意识控制,从尿道溢出的现象。
-
多属压力性尿失禁类型,常见于手术初期阶段,患者在腹压增高时,如用力咳嗽、打喷嚏、提举重物等情况下,尿液会不自主地漏出。 -
部分情况为急迫性尿失禁,患者突发强烈的排尿欲望,很难被主观抑制而延迟排尿,导致尿失禁发生。
如何应对前列腺术后尿失禁?
生活方式调整
使用护理用具:尿垫或成人尿布可以在外出或夜间提供安全保障,减少意外发生的尴尬;并注意做好局部皮肤的清洁护理。
盆底肌锻炼(凯格尔运动)
这是最基础且有效的非侵入性治疗方法,注意应在专业人士指导下正确执行。通过规律地收缩和放松盆底肌肉,增强盆底肌肉的力量和耐力,提高尿道括约肌的控制能力,有助于改善尿失禁。
凯格尔训练(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联系立删)
尽早开始凯格尔运动可以缩短术后漏尿的时间,是目前改善患者术后尿失禁的首选方法。与术后才开始锻炼的患者相比,术前就开展盆底肌锻炼的患者尿失禁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膀胱训练
在开始训练前,患者需要记录自己的排尿日记,包括每天排尿的次数、尿量以及任何尿失禁事件,定期与医生复诊,评估训练效果。
定时排尿,建立规律的排尿习惯,并适当延迟排尿,逐渐延长两次排尿之间的时间间隔,要求患者每2至3小时排尿一次,并将尿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以增加膀胱容量和控制力。
物理治疗
生物反馈:使用设备监测骨盆底肌肉活动,通过视觉或听觉信号指导患者更准确地识别和控制肌肉,提高训练效率,进行有效锻炼。
电刺激治疗:通过外部或内部电极,向骨盆底肌肉输送低强度电流,刺激神经或肌肉以促进功能恢复。
药物治疗
抗胆碱能药物:如奥昔布宁、托特罗定、琥珀酸索利那新,有助于抑制膀胱的不自主收缩。
β3受体激动剂:米拉贝隆等药物通过松弛膀胱平滑肌,减少膀胱的过度活动。
α受体激动剂:米多君等药物可以增强尿道括约肌张力,减少尿液漏出。
手术治疗
尿道旁移植物注射治疗:适用于治疗轻度压力性尿失禁,在膀胱镜监测下经会阴将移植物注射入球部尿道黏膜下,使该处黏膜隆起并闭合尿道腔,达到增加尿道闭合压的作用。操作简便,创伤较小,但长期疗效不甚理想。
人工尿道括约肌植入(AUS):适用于治疗持续性重度压力性尿失禁,通过植入装置,安装由尿道袖套、压力调节水囊及开关泵组成的人工尿道括约肌,患者可手动控制尿道开闭,实现自主排尿。
球部尿道悬吊术:适用于轻中度男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放置特殊材料的吊带将患者的尿道悬吊起来,对尿道括约肌背侧提供支持,从而有效缓解尿失禁的情况。
其他创新疗法
干细胞治疗:研究显示,干细胞注射可能有助于恢复受损的尿道或尿道括约肌功能,诱导肌肉和神经再生,在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中展现出了应用潜力。
心理咨询与支持
面对尿失禁,患者往往承受较大的心理压力,因此心理辅导和支持同样重要。专业的心理咨询可以帮助患者调整心态,树立治疗疾病的信心,避免过度忧虑,减少负面情绪的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尿失禁问题在保守治疗6-12个月后症状仍无缓解,建议尽早就医,再次进行评估,考虑人工尿道括约肌植入或其他手术干预方法。
结语
治疗前列腺术后尿失禁的最佳方案应根据患者个人的具体情况而定,包括尿失禁的类型(急迫性、压力性等)、严重程度以及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在决定治疗方案前,患者应与医生详细讨论治疗选择,以及可能的副作用和风险,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尿失禁的恢复时间因人而异,但通过积极的管理和耐心坚持,大多数患者可以显著改善其症状;如果症状持续或恶化,应及时就诊进行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