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阿姨今年59岁了,经历了一次鬼门关让她更懂得人生可贵。 她在2016年11月初体检的时候发现宫颈赘生物,查出SCC 8.2ng/L,活检病理提示是宫颈低分化鳞状细胞癌,在完成盆腔MRI、PET/CT检查后,当时按照FIGO 2009的标准分期是III A期。 Tips:SCC是宫颈鳞癌的首选肿瘤标志物,是一种特异性比较好的鳞癌标志物,正常的SCC范围是2.5ng/L以下。但也并不能单一地靠SCC指标升高来确诊是否宫颈鳞癌,还要结合临床和其他的检查才能确定。而在治疗期间,可根据SCC指标的高低大致地评估治疗的效果。 在知道自己患了宫颈癌的时候,陈阿姨是崩溃的,感觉自己都还没有活够怎么就得了癌症?在经过了一番心理斗争之后,陈阿姨决定积极接受治疗。她认为,人若有志,万事可为。 于是陈阿姨到武汉协和医院肿瘤中心治疗宫颈癌,医生给出的治疗方案是根治性同步放化疗。由于她是宫颈低分化鳞状细胞癌,在放疗结束后,又再进行TP方案(顺铂+紫杉醇)化疗2个周期。 2017年3月,陈阿姨在医生的方案下完成了治疗,再次复查盆腔MRI检查和妇检,均未见肿瘤残留,此时,复查SCC 0.3ng/L。 治疗结束后,陈阿姨恢复得都挺好。但是,美好的事情总是那么容易转瞬即逝,2018年2月,她慢慢感觉到腰背部疼痛,再到医院就诊时复查SCC升高到31.8ng/L,肺部CT、肝、腹膜后及盆腔MRI、骨ECT及妇检均未见明显异常。 在PET/CT报告上提示有多发骨转移,于是她又进行了活检,结果提示:低分化鳞状细胞癌。再结合免疫组化及病史,最终确诊是原先的宫颈癌发生骨转移了。 此时,在医生的评估下,给予陈阿姨的治疗方案是TP方案(顺铂+紫杉醇)化疗+磷酸盐抗骨转移治疗。治疗初期效果是非常好的,陈阿姨的SCC下降了,腰背部疼痛也有所缓解了。 但是在完成4个周期的化疗后,陈阿姨又出现右侧肩颈部疼痛。复查SCC由6.7ng/L上升到25.2ng/L。在2018年6月,陈阿姨再次做PET/CT检查,再次提示多发骨转移,而且还新发现了颈椎和右肩胛骨转移。 可以看出,陈阿姨在经过复发转移的治疗后,病情再次进展了,经过系统治疗后肿瘤还是没能有效地控制住。 这样的结果和身上的病痛也让陈阿姨有点绝望。究竟还能不能治好?这在陈阿姨的心里打了个大大的问号。在家人的安慰及劝说下,陈阿姨决定面对这一切,她又鼓起了勇气,相信没有永远的失败,只有暂时的不成功。 于是她再次到医院就诊,医生也开始查阅近期的研究,了解如何进行下一步的治疗。幸运的是,宫颈癌的免疫治疗近几年进行得如火如荼,疗效也得到了一定的肯定,这让医生和陈阿姨都看到了新希望。 在肿瘤发生复发转移的时候,陈阿姨做了个基因检测,结果显示是微卫星稳定(MSS)型,这代表着没有发现其他可以应用的靶向药物。但由于她的肿瘤突变负荷是非常高的(达到110.00个/Mb),因此她有很大的可能从免疫治疗中受益。 Tips:2017年12月,新英格兰杂志发表的研究中发现,肿瘤突变负荷(TMB)高低与癌症免疫治疗后的总体生存期有关,肿瘤突变负荷(TMB)越高,进行免疫治疗的效果越好。 正好在当时刚刚结束的美国癌症研究学会年会上,有一篇研究,主要的研究对象都是肿瘤突变负荷(TMB)≥10的患者。结果显示,双免疫联合治疗相较化疗,可以显著延长高肿瘤突变负荷(TMB)患者的客观缓解率,从中发现双免疫联合治疗是化疗治疗效果的三倍。 所以,医生想给陈阿姨尝试免疫联合治疗。2018年7月,医生调整了治疗方案,给予陈阿姨TP方案(顺铂+紫杉醇)化疗+帕博利珠单抗(PD-1药物)联合治疗2个周期,发现治疗后陈阿姨的疼痛症状完全缓解了。2018年8月,陈阿姨复查SCC 0.6ng/L,停化疗后,再应用帕博利珠单抗单药维持治疗到2020年7月。 目前,陈阿姨的一般情况都非常好,SCC也一直保持在正常值范围。经过宫颈癌的免疫联合治疗后已经有2年了,陈阿姨都没有再出现宫颈癌复发转移了。 陈阿姨非常感谢当代的医学进步和医生的钻研负责精神,能让她再一次体会到健康的快乐,也感谢家人对她无微不至的照顾和陪伴。正是新时代的免疫治疗,让她看到了生的希望,更让她懂得要把握好生活中的每一分、每一秒。 参考资料: 1、第23届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暨2020年CSCO学术年会,妇科肿瘤专场诊疗经过
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