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患者朋友们好!今天跟大家谈谈化疗期间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管理,如果遇到可以游刃有余的对待,不必惊慌。 癌症中,乳腺癌发病率世界第一!综合治疗使得乳腺癌疗效获得了很大提高,其中,化疗仍然是乳腺癌治疗的基石。但是乳腺癌患者几乎“谈化疗色变”,因为化疗的策略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它带来的副作用让患者望而生畏。而中性粒细胞减少是化疗药物引起的主要不良反应之一,其减少程度、持续的时间与患者感染风险直接相关,严重的中性粒细胞减少可危及生命。那么,什么是中性粒细胞减少呢?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小于2.0×109/L为中性粒细胞减少,不同程度的中性粒细胞减少有着不同的感染危险性,中性粒细胞数目小于1.0×109/L为重度粒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数目<0.5×109/L或中性粒细胞<1.0×109/L,但预计未来48h会达到≤0.5×109/L,单次口腔温度≥38.3℃或持续1小时≥38.0℃,称为粒细胞减少性发热(FN),是需要紧急处理的临床急症。 中性粒细胞减少是化疗后常见的症状,化疗后会在特定时间安排抽血化验。中性粒细胞减少通常在接受化疗后 7~12 天内发生,这个周期可能因为化疗药物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一旦出现重度中性粒细胞减少,检验科会通知患者、医生和护士,采取处理措施。 对于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患者,即使很轻微的感染也会迅速变得很严重,如果出现下列症状,请立即与医生联系: (1)发热,体温 ≥ 38°C 长达 1 小时或单次温度 ≥38.5°C (2)寒战,出汗 (3)出现咳嗽或原有的咳嗽性质发生变化,咳嗽持续加重 (4)呼吸急促 (5)喉咙痛,鼻塞 (6)尿频、尿急、尿痛 (7)阴道分泌物异常 (8)任何部位的红肿热痛 根据不同化疗药物的特点,可以采取预防性升白治疗(化疗后24~72小时内使用升白针)或对症升白治疗(定期查血常规,出现重度粒细胞减少后使用升白针治疗)的方式处理中性粒细胞减少,这可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感染的风险,但是仍并不能完全杜绝,需要高度重视和密切关注,按照医生的医嘱按时查血常规。 (1)勤洗手,戴口罩 (2)避免到人员密集的地方,避免接触病人 (3)不要与他人共用食物、杯子、餐具或其他日用品 (4)勤洗澡,防止皮肤干燥开裂 (5)不要吃未煮熟的食物 (6)水果和蔬菜清洗干净 (7)使用软牙刷清洁牙齿和牙龈,可使用漱口水预防口腔溃疡 (8)保持家具表面清洁 在接受化疗时,发热可能是感染的迹象,感染很快会变得很严重,紧急情况需到急诊就诊。接受化疗的患者不应该在候诊室呆太长时间,需要立即告诉急诊医生你正在接受化疗且有发热。 事实证明,在严密的监控和管理下,中性粒细胞减少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的,我们一起努力,可使化疗发挥最大正作用,副作用降到最小。加油!化疗期间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管理
如何知道发生了中性粒细胞减少呢?
什么情况下患者在家里需要立即与医生联系呢?
症状严重的患者需立即到就近医院诊治。
如何处理中性粒细胞减少呢?
化疗期间除了配合医生治疗,在预防感染方面还应该做到以下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