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科病房中,经常会听到家属说:“护士,护士,为什么我爸昨天做完手术,今天就发烧?是不是伤口感染了呀?”,作为护士的我们就会解释道:“不用紧张,术后1-3天内发热,是正常的,一般不超过38.5℃。”那么,如何正确认识术后发热的问题呢? 按照术后发热的时间分类 1、术后早期发热 是指术后1-3天内的发热,通常是生理性的,表现为低热,人称残余的SIRS,是由于手术的创伤或局部的炎症(积血的吸收、脓液引流本身也都会引起发热)所致。当然,除了这些生理性原因,也可见病理性的原因,如肺不张。 2、术后中期发热 是指术后4-6天内发热,通常提示某处有感染在“活跃”,这时你根本不清楚是什么样的感染,也不清楚哪里有感染,但是不到1-2天,你就会见到伤口感染或者吻合口漏。如果此时进行了积极的处理,那么体温也可能自行消退。此时多见于肺炎、尿路感染、伤口感染早期、外科并发症的造势期。 3、术后后期发热 是指术后的7-10天内发热,通常提示已经存在未引流的脓肿,如伤口感染(化脓性和包裹性的)、深部感染(感染液集聚、脓肿、吻合口漏)等。 引起术后发热的因素 1、手术反应热 此种发热一般在关节置换手术术后比较常见,起始时间一般在术后13h后,达到峰值时间为术后第1-2天,体温可达38.5℃,持续时间小于4天,每日温差波动小于1℃。此时患者除术后疼痛不适外无其它自觉症状,血常规、尿常规、肺部X线检查无异常。 2、手术吸收热 是指在没有发生感染的情况下,手术切口愈合时无菌性炎症释放的产物和少量坏死组织被人体吸收引起的发热,这是正常的病理过程。一般体温在37.1-38.5波动,持续时间因人而异,不超过5-6天。 3、药物 部分药物可以引起发热,成为药物热,如抗生素、麻醉药等。 4、脱水热 多出现在年龄偏大且合并有阴虚体质的患者,加之术前术后的长时间禁食,如果术后没有能及时补充足够的液体,就会很快出现发热并伴有夜间盗汗的症状。通常给予足够的液体并口服滋阴清热的中药,很快就会恢复正常体温。 5、感染 术后3天以后出现的发热,就要警惕感染的可能。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尿路感染是常见的原因;如果发热持续不退或体温恢复正常后又升高,更要高度警惕。 术后发热的处理 1、非感染原因引起的发热,体温38.5℃以下,可以给予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体温38.5℃以上伴随不适症状,可采取物理降温联合用药,对症处理,多饮水,必要时补液。 2、对于怀疑感染引起的发热,监测体温和白细胞,进一步查找发热原因,并进行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积极处理原发感染灶,控制体温,加强抗感染治疗,感染得到控制后,体温也会恢复正常。
供稿:湖北省肿瘤医院急重症专科护理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