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懂啊!坏情绪真的让人长结节 当代年轻人除了一身反骨,体检报告上建议复查随访的小部位是越来越多了。 打工人共勉:这身体不想要了! 小方父亲因肺癌去世 他在一次常规的体检CT中 被确诊为肺结节 四处求医 各方说法均不得安心 最后 还得是这双火眼金睛 拿下野蛮生长的“它” 两年前,三十岁的小方(化名)在深圳某三甲医院进行体检做胸部CT检查时,结果显示“右上肺磨玻璃结节,直径约1.2cm”,确诊为肺结节。 这一结果给小方吓一跳——父亲多年前因肺癌去世,给小方敲响警钟。 根据Fleischner Society[1]发布的成人偶发性肺结节的处理指南建议: 对于年龄大于35岁的低风险成人,直径≤6mm的实性和亚实性结节,通常不需要进一步随访。 对于直径大于6mm的结节或多发的磨玻璃结节,建议携带检查资料(必须带CT胶片)到专科门诊进行咨询。 医生通常只对一些随访过程中增大的、怀疑发生恶变的病灶进行手术切除。 这两年来,尽管小方没有咳嗽、咳痰、胸痛等不适症状,但依旧采取保守观察,定期随访。 一年多以来,四次CT检查,肺结节到底有没有长大? 这困惑从发现那天起就一直萦绕在小方的内心深处。 回想父亲发现肺癌后手术效果不理想,不久后就去世,小方对手术治疗还是相当抵触。 四处求医,跑了省内多家名专医,医生们对肺结节的判断都有自己的标准,都不能给出令小方安心的治疗方案。 求医心切的他通过网络冲浪搜索“肺结节”,弹出的第一个↓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胸外科主任乔坤 于是小方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到了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胸外科。 看着眼前的年轻小伙满脸焦虑,胸外科主任乔坤告诉小方: 肺结节≠肺癌,不是所有的肺结节都会发展成为癌。 ▼ 2017 版 Fleischner 指南 针对成年人偶然检出肺结节的管理建议 经过我院肺结节多学科诊疗团队讨论,小方右肺上叶后段胸膜下混合磨玻璃结节,大小约1.2cm,可见小支气管及血管影穿行,边界清晰,邻近胸膜牵拉,考虑高危结节。 小方还把外院原始CT数据拷贝了过来,经过对比测量,初步判断22个月来结节直径未见明显变化。 但由于肺结节为球状体,单纯计算长径无法精确评估,为避免人工误差,乔坤团队使用最新的AI软件,对比小方第一次和最近这次的胸部CT↓ 可见结节体积分别为204.4、312.3mm3 结果显示:结节体积相比较最初是增大的。并且小方存在肺癌家族史,建议手术治疗。 由于结节位于外周,以磨玻璃成份为主,CTR<0.5,建议手术方式行单孔胸腔镜右上肺部分切除术,既切除结节,又最大程度的保留肺功能。 经过与小方及家属的耐心沟通,打消了顾虑,同意手术。 今年6月,在我院行“胸腔镜右上肺部分切除术+纵隔淋巴结采样术+肋间神经阻滞术”。 术后当天2小时后可下地活动,术后第1天,可走5000-8000步,复查胸片等报告显示达到出院标准。 术后,乔坤主任回顾—— 小方右肺上叶后段胸膜下混合磨玻璃结节,结节在随访中看似稳定,其实在暗地里偷偷生长,22个月里体积长大了1/2,术后病理提示“浸润性腺癌”,并且存在 “气道播散”高复发因素,继续随访的话,后果将不堪设想。 所以,虽然磨玻璃结节大多数是惰性的,但不可轻视,在你见不到的背后,可能野蛮生长。 03遇到肺结节该怎么办 查出肺结节的人越来越多,是因为做检查的人变多了,检查技术也进步了。 有些地方用了更好的技术,肺结节的发现率更高。 或许每个人身边都有几个朋友体检查出了肺结节。 但这并不意味着肺部结节的发病率在明显升高,不必过度恐慌。 01 如果你不属于高危人群,恶性风险又低了一些。 据 2021 版的《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建议,高危人群是指年龄大于 40 岁的,且具有以下任一危险因素的人: ? 吸烟每天一包持续20年或每天2包持续10年,其中包括戒烟时间不足15年者; ? 长期被动吸烟者; ? 有职业暴露史(石棉、铍、铀、氢等接触者)者; ? 家族中有恶性肿瘤或者肺癌患者; ? 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弥漫性肺纤维化病史者。 在肺结节的检出率上,普通人群和高危人群其实差不多[2],只是高危人群检出肺结节的恶性概率更高一些。父亲因肺癌去世小伙得肺结节四处求医
看似平静却在野蛮生长险些造成不可逆
02 随访对判断良恶性很重要,一定要按时去。
有的结节无法确定判断良恶性,这时医生会建议你去随访,很重要,一定要按时去!
随访一段时间后的结节变化情况,是判断良恶性很重要的参考指标。
体检发现的肺结节,只是一个影像学的诊断,不是 100% 的疾病诊断。
比如,同样是有恶性风险的磨玻璃结节,在系统随访一段时间后会发现,有的会扩大、有的保持不变,有的结节明显缩小。很显然,他们的诊断也会不同。
随访很关键,一定要按时去!
03 推荐高危人群去做检查,能降低肺癌死亡率。
肺癌早期以肺结节形式存在,无任何感觉,如果有人患有肺癌,很容易被忽略而错过治愈的机会。
体检能打破这个局面,早发现,早治疗。
如果你和家人是上面讲到的肺癌高危人群,那建议至少每年做一次 CT 检查,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后续的安排。
特别提醒,长期接触厨房油烟、二手烟、粉尘、燃气及其他有挥发性物质的人,也要注意定期筛查。
不可否认,体检发现的肺结节越来越多,一些地方的确存在过度诊疗的行为。
因为很难凭影像报告 100% 精准诊断,学界对肺结节的认识还在不断加深,也因为肺结节本身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这时候的诊断和治疗,不是冰冷的科学和简单的答案,而是需要医生和患者共同做出的一个决定。
这就需要更多的人正确了解和认识肺结节,和医生更多沟通和对话,做出最好的决策。
这个决策,每个人可能都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