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面的工作、懂事的女儿、疼爱自己的老公,以及渐渐隆起的小腹……对于34岁的小蔡来说,生活理应时光静好岁月安然,然而,现实之墙却在一夜间轰然倒塌:孕19周时一纸诊断,小蔡被确诊为乳腺癌! 噩梦袭来,孕期乳腺癌 到底该手术还是继续妊娠? 作为一个7岁女孩的妈妈,小蔡得知自己再次怀孕时万分欣喜。然而,就在第一次建卡产检的时候,医生发现了她右侧乳房上有一个2厘米左右、质地较硬且边界尚清的包块。 当地医院的B超提示:右乳肿块的良性可能性大。然而一个月观察期后,包块不仅没有变小,反而更趋明显。 今年三月初,惴惴不安的小蔡和她的先生经过多方打听来到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乳腺科,找到了吴克瑾主任。 病理结果在穿刺的第二天当即给出:右乳浸润性乳腺癌! 小蔡和她的先生顿感天塌!彼时小蔡已怀孕19周,而宝宝发育的各项指标都正常。 如果进一步治疗,宝宝怎么办?如果不治疗,小蔡怎么办?小蔡的先生在病房外崩溃落泪,孩子和爱人间的抉择,毫无疑问是后者。但眼睁睁地放弃这个已经成形的宝宝,又让夫妻俩痛苦万分。 小蔡的病肯定要治,但是该怎么治?可不可以边怀孕边治疗?但是这样胎儿发育会不会受影响?目前的身体状况还适合继续怀孕吗?各种犹豫、矛盾、迷茫笼罩着这对年轻夫妇。 医生想做的不仅仅是救死扶伤,还有为他们打开一扇希望的窗 经过周密的考虑,吴克瑾主任团队,联合计划生育科钱金凤副主任医师和产科郭方副主任医师给小蔡制定了两种方案: 终止妊娠后,再行乳腺癌的综合治疗 继续妊娠,先行乳腺癌的手术治疗 根据小蔡的孕周,如果此时决定终止妊娠,必须进行引产手术,术后需要等待身体的恢复才能进行乳腺癌手术治疗。 有着数十例妊娠期乳腺癌治疗经验的吴克瑾主任认为,妊娠状态并不影响乳腺癌的手术治疗及化疗,个体化的化疗方案对有着胎盘屏障的胎儿而言也相对安全的。 有着专家们作坚强的后盾,小蔡毅然决定:带着胎宝一起抗癌! 但又一个难题摆在眼前:选择什么样的手术方式呢,是保乳,还是全切? 尽管在妊娠和手术治疗的抉择面前,能否保乳显得微不足道,然而,年轻的小蔡对自身的形象还是有一定的要求的,那么,真的能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同时继续保留乳房,重塑一个自信的辣妈吗? 小蔡的乳腺癌,大小约2.5*2.5*2cm,位于右乳的外上象限,距离右乳头大约10厘米远,具备保乳的基本条件。如果术后接受化疗,并在半年内进行右乳剩余乳腺组织的放疗,局部复发率将显著下降。参考小蔡的预产期,等宝宝出生后,再进行放疗,完全来得及。既不耽误治疗,也不影响宝宝。 然而保乳手术的术前评估有着严格的标准,仅仅依靠术前的体格检查和彩超检查远远不够,还需要钼靶检查和磁共振检查。 放射科马凤华医师将检查的风险详细告知了小蔡,有着强烈保乳意愿的小蔡,愿意承担这些风险。 她穿着铅裙拍摄钼靶,接受磁共振的检查 完善的术前准备明确了小蔡的肿瘤属于单象限、单中心的肿块,完全具备保乳条件! 3月12日,在麻醉科罗青妍医师的保驾护航下,吴克瑾主任亲自主刀,对孕19周的小蔡实施乳腺癌的保乳手术。 根据肿块的位置,又要兼顾腋下淋巴结清扫的范围,吴主任选择了右乳外上放射状的单切口,将损伤降到最低,即美观又不影响术中操作。 切开皮肤后发现小蔡的肿块并不像术前检查的那样局限,毕竟是妊娠期乳腺癌,肿块周围乳腺导管明显扩张,导管内布满了粉刺样的沉积物。吴主任当即决定适当扩大手术范围,将扩张的导管一并切除,以保证残腔的无瘤标准。 肿块的取出,切缘的阴性,腋窝淋巴结“骨骼化”清扫,残留乳腺的重新塑形……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一个半小时后,手术顺利结束,术后双乳外形基本对称,胎动正常。术后5天,小蔡出院回家了。 不久后传来消息,小蔡在当地建卡医院做了大排畸检查,宝宝一切正常。 据吴克瑾主任介绍,妊娠期乳腺癌发病隐蔽,发展较快,确诊时往往已是局部晚期,失去了保留乳房的机会。大部分患者需要进行乳房全切的改良根治手术或者新辅助化疗。 小蔡是幸运的,早期的明确诊断让她有了保乳的机会,而医院的多学科综合会诊则让她实现了保乳的愿望。 吴主任提醒,孕期、哺乳期女性应多观察自身乳房情况,一旦有不明显的炎症表现或摸到包块,最好到专科医院就诊,必要时进行B超检查。 【专家介绍】 吴克瑾,女,主任医师,擅长乳腺癌早期诊断及以外科手术为中心的规范系统治疗、乳腺良性病灶微创美容手术等。在年轻女性乳腺癌手术及保留卵巢功能的辅助治疗、妊娠相关乳腺癌综合处理等方面经验丰富。 【专家门诊】 黄浦院区:周一下午、周二上午、周六(隔周)全天 杨浦院区:周四上午
母爱面前,她们还给了她一个奇迹
生命保住了,宝宝保住了,乳房也保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