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对乳腺癌研究的不断深入,其治疗方法也在不断增多,治疗效果也越来越好。但是很多得了乳腺癌的朋友会有这样的体会:乳腺癌的治疗过程真是漫长而复杂,既要手术、又要打针、还要吃药,甚至得吃药好多年……为什么乳腺癌的治疗如此“麻烦”,各种治疗都是做什么用的呢?今天在这里,我们就来将它们具体地捋一捋。 其实乳腺癌的治疗主要分为两大类——局部治疗和全身治疗。 手术、放射治疗(也称为“放疗”)属于局部治疗;化学药物治疗(也称为“化疗”)、靶向治疗、内分泌治疗、免疫治疗等属于全身治疗。 手术的目的主要是处理原发肿瘤和淋巴结,根据肿瘤大小、部位,结合其他因素,可采取乳腺全切手术或包含全部肿瘤在内的乳腺部分切除手术,目的是将乳腺癌的原发病灶尽可能切除,从而降低局部复发的可能性。 而腋窝淋巴结是乳腺癌最容易转移的部位,根据术前影像学检查、穿刺结果以及前哨淋巴结活检病理,确定是否进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总而言之,手术的目的是尽可能地将癌症病灶和被癌细胞侵犯的组织从身体上切除,继而达到相应的治疗效果。 但是除了某些特别早期的乳腺癌类型(如原位癌),仅仅手术对于癌细胞的清除还不够,特别是保乳手术的患者,需要在术后加做放疗才能进一步降低局部复发的风险,而对于淋巴结转移较多,或者某些被癌症侵犯的组织难以通过手术彻底清除,也是需要进一步放疗来对病变进行控制的。可以看到,无论是手术还是放疗,都是针对身体特定部位进行的治疗,其对减少肿瘤负荷、控制局部复发具有重要作用。 这就是接下来要讲到的全身治疗了。全身治疗根据病情可在手术前或者手术后进行,现在的医学观点将乳腺癌视为全身性疾病,因为乳腺癌一旦进入浸润癌阶段,就有发生全身性转移的可能了,也就是说,一部分癌细胞已经脱离了原发部位而向身体的其他地方播散开来,可能在一定时间后、一定条件下,会形成新的转移病灶。而乳腺癌主要的致命危害正是全身性转移。 全身治疗的目的,就是通过输液或口服药物,将抗肿瘤药通过血液循环送抵全身,继而杀死那些潜在的可能形成转移瘤的癌细胞,以期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化疗药物主要攻击快速生长的细胞,这恰恰是肿瘤细胞的一个主要特性;除了一些对化疗不敏感的乳腺癌类型(医生会根据您的肿瘤情况、分子病理,结合基因检测结果综合判断),其他的浸润性乳腺癌大多是要进一步接受化疗的,不同类型的乳腺癌化疗方案也不尽相同,化疗时长也就有所差异。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是迄今为止被研究的比较透彻的乳腺癌治疗靶点。目前乳腺癌的靶向治疗,主要就是针对HER2而言的。应用抗HER2靶向治疗的前提是肿瘤过表达HER2(免疫组化提示+++/3+或者FISH提示其基因扩增),也就是说“存在靶点”才有使用靶向药物的必要。 一般而言,靶向药物是和化疗药物同时使用的,即在一次治疗中,包含化疗和靶向治疗,但是化疗结束后,仍需要继续单独靶向治疗一段时间才可以结束。另外,大多数的乳腺癌是受雌激素控制的,也就是说,雌激素作用于肿瘤中的雌激素受体(ER),导致肿瘤的生长和进展。针对雌激素、雌激素受体的药物治疗也就是所谓的内分泌治疗。 相对化疗而言,内分泌治疗的不良反应小很多。大规模的研究表明,应用内分泌治疗可进一步降低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的复发风险,但这个过程需要坚持应用内分泌治疗5至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而且一般是在化疗结束后才开始。同样的,只是雌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才推荐使用内分泌治疗,月经状态不同,推荐使用的内分泌治疗药物也不同,甚至还需要通过打针来进一步抑制卵巢功能,从而进一步降低体内的雌激素水平。 对于原位癌的患者,手术后服用Tamoxifen/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他莫昔芬等可以预防对侧发生乳腺癌的可能性;对于基因检测提示低复发风险而无需化疗的浸润性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则是非常必要的后续治疗手段以降低乳腺癌的复发。 如果乳腺癌发生了骨转移,那么肿瘤就可能对骨骼造成破坏,有发生病理性骨折的可能性,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还会应用双膦酸盐类药物来抑制肿瘤对患者骨骼的损害,从而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虽然乳腺癌的治疗过程比较漫长,但是每向前推进一步,就可能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所以,不要灰心、勇往直前,为每个阶段而努力,一定能抵达胜利的终点!已经“切净”了肿瘤 为什么还要打针输液,甚至吃药好多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