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肺癌是中国的第一大癌种,目前无论发病人数还是死亡人数都是排在第一。
好消息是,随着靶向疗法和免疫疗法的出现,晚期肺癌的治疗效果已经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很多肺癌亚型中,晚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已经从不到4%,提高到了20%左右。
但菠萝觉得,比治疗前沿还重要的,是肺癌的筛查。
面对任何癌症,早期的治疗效果都远比晚期好。肺癌也不例外。无论4期肺癌治疗取得多大进步,比起早期肺癌超过90%的临床治愈率,也是望尘莫及的。
早发现肿瘤的价值,不仅在于能大幅提高治愈率,而且还能省很多钱,显著降低经济毒性。对于中国广大老百姓而言,了解有效的筛查方式,尽量避免晚期癌症发生,才是性价比最高的选择。
今天,我们就聊聊肺癌到底怎么筛。
(二)说到肺癌筛查,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到底应该用什么方法筛?
其实答案很简单,目前被权威机构推荐的肺癌筛查方法只有一种:低剂量CT,一年一次!
大家会发现,如果搜索“肺癌筛查”,网上会有各种各样的肺癌筛查套餐,使用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既有 X 光胸片检查、血清肿瘤标记物这样常规体检项目,也有PET-CT、基因检测这样的高大上项目。
但大家一定要知道,这些筛查方式无论价格如何,由于不同的原因,效果都不如低剂量CT,并不是好的选择。
X 光胸片
虽然操作简便,但这项检查的主要缺陷是导致容易漏诊,不适合早期肿瘤筛查。比如,它很难发现< 5 mm 的微小肿瘤,对非钙化小结节不敏感,存在检测死角,对于肺部某些位置肿瘤无法检测,等等。
血清肿瘤标记物
特异性和敏感性都不高,用于筛查的时候假阴性(有癌症没查出来)和假阳性(没有癌症被查出有)都很显著,效果不佳。
因此,以上两种无法作为肺癌筛查的标准手段,只能作为常规体检的一项。如果没发现问题,并不代表真正没有肺癌。反之,如果发现有问题,也不能确定,还需要用CT等手段来核实。
如果便宜的不行,为啥很昂贵,那看起来很高大上的检查方法呢?
PET-CT
这种检查非常贵,至少好几千,甚至上万,用于早期癌症筛查,效果并不好,容易出现误诊,尤其是假阳性。它的技术特性,决定了它检测晚期癌症更好用。总之就是,用于早期筛查性价比低。
你可能会说:“我不差钱,也不介意被误诊,就是怕癌症,那做做总没啥坏处吧?”
还真有坏处!PET-CT并不是无害的,它有一个显著的风险,就是辐射!
无论PET还是CT都是带电离辐射的,本身就是“致癌风险”,而PET-CT是二者的结合体,辐射量也是叠加的。一般而言,做一次PET-CT的辐射量平均是25毫西弗(mSV),相当于晒了7~10年的太阳。
所以,在正规医院,这项技术一般是用于癌症的确诊和对治疗效果(包括复发或转移)的监控。对于这些患者而言,PET-CT利大于弊,因为明确癌症位置,了解是否复发,才是当务之急,权衡之下,可以牺牲受到一些辐射的风险。
但没有一个负责任的医生,会无缘无故让健康人去做PET-CT。因为有其它风险小得多的筛查手段,盲目用PET-CT做大众癌症筛查,风险远大于收益。
因此,全世界没有任何国家的权威机构,推荐用PET-CT来做任何癌症的早筛。但现在网上有很多商家的营销文,把它包装成为有百利而无一害的“高端体检”,大家千万小心,别被忽悠了。
(三)低剂量螺旋CT,是目前性价比最高的肺癌筛查方式。
低剂量螺旋CT,顾名思义,就是剂量比较低的CT。
对于肺癌而言,用CT筛查比较灵敏,效果远比X光胸片好。但是常规 CT 的辐射较大,且费用昂贵,不太适合推广给大规模人群做筛查。直到20 世纪 90 年代,低剂量螺旋CT (LDCT)应运而生,才真正带来了改变。
低剂量 CT 较常规 CT 的辐射剂量降低了 75%~90%,检查费用也更低,同时,它克服了 X 光胸片的一些弱点,包括能发现几毫米的微小病灶,也能发现位置很刁钻的肿瘤。
但专家推荐低剂量CT做筛查,最重要的原因,不是理论上它有用,而是试验数据证明它有用!
美国的统计显示,低剂量CT查出的癌症中,早期肺癌占到了85%,很多人是完全没有症状的。同时,筛查出的肺癌病人总的10年生存率高达80%;若能及时手术,总10年生存率更是高达92%。
2011年,美国国家肺癌筛查试验(National Lung Screening Trial)的随机对照研究结果显示,与拍X光胸片相比,采用低剂量CT对肺癌高危人群进行筛查可使肺癌死亡率下降20%。
这些数据都证明,用低剂量CT筛查肺癌高危人群,能在高危人群中能发现更多的早期可切除肺癌,降低晚期肺癌死亡率。
那问题来了,如果低剂量CT做筛查这么有用,为啥别的高危癌症,比如肝癌,胃癌,胰腺癌,不能用它来筛查呢?
因为肺部和其它组织器官结构不同,肺部含气量多、密度较低,因此低剂量的CT就能形成满意的图像。
人体其它组织更加致密,出现小的肿瘤,低剂量CT就有点无能为力了,需要别的技术手段。
(四)那什么人应该做肺癌筛查?
不是20来岁,从来不抽烟的小姑娘,而是“高危人群“。
谁是高危人群呢?中国和美国指南定义略有不同,国内目前的主流定义是:
1. 年龄40以上。
2. 至少有以下一项危险因素:
吸烟≥20包年,戒烟时间<15年。所谓“≥20包年“,是指每天吸烟包数x吸烟年数≥20。比如每天吸两包烟,超过10年,或者每天一包烟,超过20年,这都是≥20包年。
职业或环境中接触各种致癌因素(比如石棉、铍、铀、氡等接触者)
有恶性肿瘤病史或肺癌家族史;
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或弥漫性肺纤维化病史。
3. 考虑室内外空气污染,包括长期接触二手烟、烹饪油烟以及空气污染等因素。
第3点是中美之间比较大的差异。
和世界上别的国家不同,中国有大量不吸烟的人,尤其是女性得肺癌,非常奇怪。目前认为这和各种室内外空气污染有关,中国是全球二手烟最严重的国家,有超过7亿人被二手烟危害。
因此,即使完全不吸烟,40岁以上的成年人也应该自我评估一下风险,看是否需要筛查。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肺癌发生平均需要15~20年,因此即使是以前长期接触了风险因素(比如二手烟),最近有好转,那也应该注意。
如果确实不是高危人群,但个人很想做筛查,可以么?
从纯科学角度,高危人群筛查价值最高,但癌症筛查归根到底是个人选择问题,大家知道筛查的收益和风险就好。非高危人群如果非要筛肺癌,可以考虑降低频率,比如2-3年一次,而不是每年一次。毕竟低剂量CT还是有辐射,另外也需要花钱。
癌症筛查,就是平衡风险和收益,每个人应该根据自己的需要做决定。
(五)展望未来的话,有两个方向值得期待。
第一是人工智能辅助医生对筛查结果判断。现在筛出肺部结节,尤其是毛玻璃结节以后,到底是良性还是恶性的判断完全依靠医生经验,由于水平不一,容易产生误判。本质上而言,影像的判断是个图像识别问题,计算机完全有可能成为医生的好帮手,一同做出更准确的意见。
第二是无创、无辐射的筛查方式出现。未来有可能使用“液体活检筛查”,也就是用痰液,唾液或者血液来进行突变基因检测,同时结合其它指标,来判断一个人患肺癌的风险。这样操作会更方便,更安全,也有更多人可以进行筛查。但这还在研究阶段,目前推荐还太早。
总之,大家记住,目前做肺癌筛查,就两个重点:
-
高危人群,推荐一年筛查一次!
-
官方唯一推荐方式,是低剂量CT!
那么,筛出肺部结节怎么办呢?咱们下次慢慢聊。
参考文献:
1. ReducedLung-Cancer Mortality with Low-Dose Computed Tomographic Screening. New EnglandJournal of Medicine. 365 (5): 395–409.
2. 《肺癌筛查与管理中国专家共识》,国际呼吸杂志.2019,39(21):1604-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