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自身健康的日益重视以及影像学的快速发展,胸部CT已逐渐取代胸部X线成为医院体检中心常规检查项目,由此使得肺结节的检出率逐渐升高。很多人看到“肺结节”三个字就忐忑不安,认为“我的肺里长了东西,我是不是得了肺癌?”,也有人因无任何不适而不以为然。那什么是肺结节?中医是如何看待肺结节的呢?该如何防治肺结节?
▌什么是肺结节
肺部结节是通过胸部CT检查出的非正常肺组织的结节状阴影,按照阴影大小区分为微小结节(直径小于5毫米)、小结节(5~10毫米),结节(直径10~30毫米)。研究表明,结节越大,恶性风险越高,6毫米以内的肺结节恶性概率小于1%。按照阴影密度分为实性结节和亚实性结节。实性结节恶性程度最低,约7%;亚实性结节中纯磨玻璃结节恶性程度中等,约18%;部分实性结节即混合磨玻璃密度与实性密度的结节恶性程度最高,约63%。
▌正确对待肺部磨玻璃结节
在CT发现肺部磨玻璃结节后,过分的紧张、焦虑或无动于衷都是不可取的。
首先,影像学显示肺部磨玻璃结节不可与肿瘤划等号,即使是肿瘤,大多数都是“早期中的早期”,有足够的时间来观察它的变化,切除后治愈率近100%。
其次,在发现肺部磨玻璃结节后,许多患者喜欢四处就诊、八方咨询,迫切希望从医生的口中得到一个肯定的结论,其实这是很不现实的。一方面,医院影像系统中蕴含的丰富信息是无法在胶片中反映;另一方面,动态观察病灶变化对判断结节的性质尤为重要。因此,患者应该定期门诊动态随访,并借助医院影像读片系统观察病灶的变化。
值得一提的是,肺部磨玻璃结节不引起症状的这一特性容易让人掉以轻心,约10%~15%的磨玻璃结节为早期肺腺癌,需提高警惕并进行正确的处置和必要的随访,以免将“早期中的早期”肺癌拖延成了晚期。尤其是对于长期吸烟、接触厨房油烟、既往有慢性肺部疾病史和家族史的高危人群,由于存在一定比例的肺癌风险,因此定期检查必不可少。如果肺部磨玻璃结节在CT随访的过程中出现体积增大、密度变实、空泡、毛刺、血管聚集等现象,则是不良的征象,一般应考虑手术切除。
▌肺结节归属中医“肺积”范畴
中医自古并无肺结节之病名,它是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检查技术的提高而被发现的肺部病灶,现代医学认为肺结节是肺内直径小于或等于3 厘米的类圆形或不规则形病灶,影像学表现为密度增高的阴影,可单发或多发,边界清晰或不清晰的病灶。其中良性结节可为炎性假瘤、结核球、硬化性血管瘤等,恶性结节多为早期肺癌。大部分肺结节是健康体检或因其他疾病检查时被发现,患者常常无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结果视可为中医望诊的延伸。徐经世认为肺结节归属于“肺积”范畴。“肺积”是中医“五积”之一,《难经·五十六难》中记载:“肺之积,名曰息贲”,指邪气留滞凝结于肺,当今多被用于指代肺癌等疾病。
现代医学对肺结节的发病因素尚不十分明确,虽然有人提出可能与吸烟有关,但临床发现没有吸烟嗜好的女性发病率并不比男性少见。通过临床实践徐经世提出肺结节的主要病机为“郁”,“郁”有积滞、蕴结、滞而不通之意,初以气机失调为因,无论是六淫外袭,还是七情内伤,必先伤人气机。气机郁滞,气血运行不畅,津液输布失常,则聚而成痰、瘀等病理产物,痹阻肺络。肺络不畅,日久成积。清代沈金鳌所著《杂病源流犀烛》记载:“邪积胸中,阻塞气道,气不得通,为痰,为食,为血,皆邪正相搏,邪既胜,正不得制之,遂结成形而有块。”故徐经世认为肺结节以郁为因,先贤虽有六郁之说,但临床观察发现本病以气郁、痰郁较多见。
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压力增大、欲求增多,欲而不达,久而成郁,木郁不达,上犯于肺,则肺失清肃,宣降失常,气阻痰滞,肝郁脾虚,运化失司则聚湿生痰,痰气郁久则易形成有形之积。
另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膏粱厚味的食用已成日常,加之从事脑力劳动者日渐增多,痰湿体质的人群日渐增多,进一步为气郁痰郁提供了温床,鉴于男性与女性的生理特点及生活习性的不同,徐经世认为男性多痰郁,女子多气郁。气郁多犯于肝,痰郁则侵于肺;气郁有责于肝,而痰郁则责于脾,两者虽各有因果,但从五脏六腑相生相克的关系来看,其根源仍在于肝。因肝主条达,为五脏六腑的气机变化之动力,一旦肝气不达则脏腑气机逆乱,横乘于脾,上刑于肺,则致阴阳失衡,而出现阳不化气,故阴成形而不化,形成积聚性病理变化。简言之,可概括为“肝郁不达,气机逆乱,痰浊壅塞,肺失清肃”。
▌中医如何防治肺结节
中医对任何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均建立在望、闻、问、切“四诊”的基础之上,强调辨证与辨病互为依据。肺部磨玻璃结节为影像学上的有形之物,属中医“积”的范畴。肺部磨玻璃结节的病位在肺,病因大多为吸烟、雾霾侵袭、贪凉饮冷、情志抑郁等,病机无外“虚”“毒”“痰”“瘀”四端。
中医治病的特点是从病人的症状或诉求出发进行治疗,但肺部磨玻璃结节患者大多仅有影像学上的变化而无特殊症状可辨,所以中医药的干预必须结合发病因素、体质、舌苔、脉象以及实验室指标来进行辨证论治,临床上以阳虚痰凝、痰湿阻肺、热毒蕴结、瘀血阻滞等为常见的证型。
若为阳虚痰凝,出现神疲乏力、畏寒肢冷、痛经、舌淡苔白、脉细无力等症状,要选用温阳补血、散寒通滞之阳和汤加减;如为痰湿阻肺,出现纳呆便塘、舌质暗、苔白黄腻或厚腻、脉弦滑等症状,可用燥湿化痰的二陈汤合栝蒌薤白半夏汤加减;如为热毒蕴结,此类患者大多吸烟,喜食辛辣香燥,口干、口苦,口腔易发溃疡、口臭,舌红苔黄腻、脉弦,可用清热解毒之五味消毒饮加减;若属瘀血阻滞者,可有胸胁胀痛或刺痛以及舌质有瘀斑或黯紫等表现,可用行气活血、化瘀软坚的血府逐瘀汤或桃红四物汤加减。
资料来源:上海科技报 、中国中医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