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诊早治”不仅仅是一句口号,如果能够做到尽早发现疑似肺癌的结节,从中筛出需要手术的患者,不仅在数据上体现早期患者更多、五年生存率更高或肺癌的总体中位生存期更长,更重要的是让更多的早期肺癌患者在实际上获得更早的治疗和长期生存甚至寿命与肺癌无关的机会。那么,如何实现“尽早发现疑似肺癌的结节”就成为重中之重,近期刊于《胸部肿瘤学杂志》(J Thorac Oncol)的一篇文章给了我们明确答案——胸部低剂量CT筛查。 肺癌不同分期与5年生存率的关系(2019年) 肺癌的生存期与确诊时的分期、病理类型、驱动基因变异类型等多个因素有关,后两个不是人类当前可以决定的,唯独分期可能通过定期体检做到在症状出现之前发现肺癌的存在。 这篇关于胸部低剂量CT筛查与分期改变、发病率情况的回顾性文章用完整的数据揭示了肺癌早期诊断、治疗的可行性。研究者们对2014年1月1日至2019年9月30日期间被诊断患有原发性肺癌的患者进行了多中心队列研究,所有患者均来自美国的四个医疗保健系统。主要研究对象是癌症分期的分布和肺癌发病率,变量标准是在确诊之前是否进行过胸部低剂量CT用于肺癌筛查。 本研究共纳入3678名被诊断出患有肺癌的患者,其中,有404例(11%)在经过胸部低剂量CT筛查后被诊断出来。而这些通过胸部低剂量CT筛查而获益的患者并非平均分布,2014年第一季度只占0%,随着胸部低剂量CT筛查用于体检的普及、筛查量的增加,早筛诊断为肺癌的患者比例也上升到2019年第三季度的20%。 另一项数据显示,胸部低剂量CT筛查在2014年至2018年期间没有导致肺癌总发病率的显著变化(AAPC,-0.8 [95% CI -4.7,3.2]),却帮助了更多的患者通过筛查更早地发现肺癌,Ⅰ期癌症的分期发病率增加(平均年度变化率,8.0 [95% CI 0.8, 15.7]),Ⅳ期的发病率下降(平均年度变化率,-6.0 [95% CI -11.2, -0.5])。 从研究信息我们得知,胸部低剂量CT筛查帮助早期确诊率明显上升,意味着更多的人有早期诊断、治疗的机会,而且发病率的稳定(下降0.8个百分点)说明并没有因为筛查的普及造成过度检查而提高发病率,从数据角度帮助有“检查恐惧症”的人解除了障碍。那么,落实到实际情况,我们在体检中发现肺部结节,接下来需要做什么呢? 肺结节并不是一种病,仅仅是影像描述,影像学检查发现肺部有直径(如不规则,以最长径计)不大于3 cm的阴影称之为结节。这其中,细分一下,小于1 cm的被称为小结节,小于0.5 cm的被称为微小结节。既然肺结节本身并不是疾病的诊断结论,那么“治疗肺结节”本身就成了伪命题,不要再相信什么“神药”与“偏方”。 还必须要给大家一个明确的提醒,要通过影像检查发现小于1 cm的肺部小结节,务必用胸部CT,而明确肺结节的形态、密度分布,便于医生对下一步的处理方式给出合理的意见,也必须用胸部CT。胸部X光片在提倡早诊断早治疗的当今,除了在体检中假装自己没问题,为肺结节的筛查提供不了帮助。当然,这里别误解,不是否定X光片检查的全部价值,而是认定X片对肺结节筛查的价值极其有限。 要知道肺结节是什么,又要给大家科普一下CT的原理。CT机的放射源和X光机一样,都是利用X射线,不同的是,CT相当于断层解析的、清晰度调高的X光片,而X射线又对不同密度的东西在影像上投出不同亮度的影子,不明白,就看看切片面包,CT机其实是把一个虚拟的你,像切面包一样,一层一层剖开看看里面什么样。 那肺结节呢?简单点说,CT反映了体内不同密度的组织呈现在胶片上的影像,也就是说,肺结节是一团密度不同于肺泡、气管和肺间质的东西。 要看肺结节的病因是什么,需要了解一个关键问题,在拿到结节进行病理检查(染色之后显微镜下观察并给出专业医学定性结论)之前,没有人知道这个结节是什么。 尽管早期发现的肺癌,在CT上的显示几乎都是肺结节的状态,但是在发现肺结节的“患者”中,只有不到5%被最终病理确诊为原发性肺癌或肺转移癌(其他位置原发的恶性肿瘤转移到肺上),还有小部分是经过手术证实是良性的。 (1)普通炎性结节 这里包括了感染引发的和自身的局部炎症,这类结节一般经过抗生素的治疗或者随着时间推移自生自灭; (2)钙化灶 一般是感染(包括结核)好了之后留下的一些高密度的、类似珊瑚虫死去之后形成珊瑚一样残骸,无须担心,当然,肿瘤经过治疗后也可能出现,这个不会在这里成为干扰项; (3)良性瘤 这个最难通过一次CT就做出和恶性瘤的鉴别判断,但是别忘了,我们有动态观察,没有什么是复查解决不了的问题,如果一次不行,那就多次; (4)肉芽肿 这个病因相对比较明确,绝大部分是肺结核留下来的,也有一部分是其他病原体感染或自身免疫疾病留下来的; (5)机化性肺炎和孤立性纤维灶 这两类基本上都是炎症好了之后留下的残影,属于不需要担心的; (6)特殊感染 例如霉菌球,这是医生比较容易在CT上看出来的,有些时候也会结合血液检查做出进一步判断; (7)一个“自我膨胀”淋巴结 这是不常见,一般都是炎症引发的,根据所在位置也比较容易判断。 绝大部分人在发现肺结节之后,收到医生的指令是“定期复查CT”,“法官”不给当庭宣判是不是“有罪”,这事最让人纠结。但是,仔细分析一下,这六个字包含了三重内容,字字暗含珠玑: 定期,也就是尽量按时间查,查早了,说明你自己愿意浪费钱多接受辐射,查晚了,说明你不在乎自己的生命和健康; 复查,也就是检查要对比原有结节的变化,由看静态的形态和密度分布变为看动态的变化趋向,这是当前判断没有典型肺癌指征的肺结节最科学的办法; CT、CT、CT,重要的事情要说三遍,至于选择什么CT,这里有两个选项,胸部CT平扫和胸部低剂量CT,不要为了一个肺结节的复查去打造影剂做增强CT(个别情况下医生另有要求除外),也不要担心非怀孕期间的辐射问题,每年查2~3次CT没毛病,每年电离辐射达到100 毫希弗(mSv)才会增加致癌风险,而每次胸部CT平扫的辐射低于10 mSv。 写在最后 很多晚期患者后悔自己没有早些发现。如果不想自己成为下一个,“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认认真真给自己安排合理的体检才是正经事,有高危因素(50岁以上,有吸烟史、肿瘤家族史)每年一次胸部CT,没有高危因素隔年一次胸部CT,查到结节之后的复查计划严格遵循胸外科医生的医嘱。了解肺结节是什么?
肺结节是怎么来的?
除了被斩立决的恶性肿瘤,那些等待处分结果的黑名单上的结节都是什么,又是怎么来的呢?查出肺结节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