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
47岁的张先生(化名)
频繁感到腹部不适
身体也日渐消瘦
怀着忐忑的心情,张先生来到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行检查,结果发现肝胃间隙竟长了一个大小约16.04cm×10.8cm×10.6cm巨大的肿块,肿块还和胃体小弯侧胃壁相连。
这个巨大的小肠间质瘤
犹如一颗重磅炸弹
让张先生及其家人陷入恐慌
于是来到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胃肠间质瘤专科门诊就诊
胃肠间质瘤专科的黄永建副主任医师接诊后,充分检查分析了张先生的病情,并同间质瘤诊治MDT团队成员进行了多次深入的讨论和研究,为张先生精心制定了详尽的治疗方案。为了尽量保存周围正常的重要脏器并彻底完整切除肿瘤,建议患者先进行靶向药物治疗待肿瘤缩小后再行手术。
经过几个月的靶向药物治疗,张先生的肿瘤明显缩小,可以进行手术切除。
在手术团队的密切配合及细心操作下,经过3个小时的艰苦奋战,这个巨大的肿瘤终于被成功完整切除,而且周围重要器官得到保留。
术后,张先生恢复非常顺利,但鉴于有一定复发转移风险,经MDT讨论后,黄永建建议患者辅助治疗3年,并定期复诊检查。
胃肠间质瘤是一类起源于胃肠道肌间神经丛周围的Cajal间质细胞(ICC)。
胃肠间质瘤占胃肠道恶性肿瘤的1~3%,年发病率约为10-20/100万,多发于中老年患者,40岁以下患者较少见,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
和胃癌、肠癌等起源于肠管的粘膜层的常见肿瘤不同,间质瘤起源于胃肠壁的肌肉层。间质瘤大部分发生于胃(50~70%)和小肠(20~30%),结直肠约占10~20%,食道占0~6%。病程可短至数天长达20年,恶性的病程较短,多在数月以内。
该肿瘤无特异性临床表现,胃肠道出血是最常见症状。此外,还可能出现腹痛、包块、吞咽困难、发热、体重减轻等症状。
胃肠间质瘤是交界性肿瘤,部分表现为良性,增大慢、不转移;但有部分表现为恶性,容易复发转移。
具体是偏良性还是恶性需要结合肿瘤大小、部位、肿瘤是否破裂及核分裂象综合评估。
由于肿瘤对放化疗不敏感,目前最常见的治疗方法有两种:手术治疗和靶向药物治疗。
■ 如果肿瘤直径小于2cm,生长缓慢,可以随访观察。如果有长大的趋势,则需要治疗。
■ 对于能够完全切除的较大肿瘤,首选手术切除。很多患者通过手术切除能实现根治。再根据评估复发转移风险等级,决定是否追加靶向药物预防复发转移。
■ 对于部分手术后肿瘤复发转移的患者,或者确诊时肿瘤已经转移,不能手术切除的患者,以药物治疗为主。
当然可以!胃肠间质瘤是一种比较容易复发的疾病,大约50%的患者都会出现肿瘤复发或转移。
如果复发了,要先检查,了解复发的部位、和相邻脏器的关系。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考虑先服用靶向药物,等肿瘤缩小到一定程度再进行手术。通过靶向药物和手术的综合治疗,患者依然可以实现长期生存。临床上,生存时间超过5年、10年的患者并不少见。
每年7月13日是全球胃肠间质瘤关爱日,早发现、早治疗是战胜该疾病的关键。如果您或您身边的人有相关症状或疑虑,可及时到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间质瘤专病门诊就医并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6区胃肠外科设立了胃肠道间质瘤专病诊疗组和专病门诊,能为胃肠间质瘤患者提供更加精准的诊断和更全面的综合治疗;科室积极开展多学科MDT诊疗,对胃肠间质瘤患者实现全程管理,更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与生存质量。
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 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从事胃肠道肿瘤诊治20余年
● 中国医促会结直肠病学分会委员
● 中国医促会转移肿瘤治疗学分会委员
● 福建省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结直肠外科学组委员
● 福建省抗癌协会胃肠间质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 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协会普通外科胃肠学组委员
● 福建省肿瘤防治联盟第一届结直肠专业委员会委员
● 福建省海峡肿瘤防治科技交流会理事
● 日本国立癌症中心东院区访问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