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患者在日常饮食中越来越关注杂粮的摄入,燕麦因其口感软糯、购买便捷且营养丰富,尤其受到青睐,对预后康复也有积极影响。然而,需警惕的是,市面上有些燕麦实际上是“伪装成健康食品的零食燕麦”,它们并不适合作为主要的碳水摄入来源,长期食用甚至可能对血糖控制和预后产生不利影响。 燕麦,乳腺癌患者的健康助手or杀手? 无论对于健康人还是乳腺癌患者,燕麦都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血糖管理 燕麦的血糖生成指数(GI)相对较低,属于低GI食物。低GI食物在消化过程中缓慢释放糖分,因此不会迅速导致血糖水平升高[1]。对于乳腺癌患者而言,控制血糖尤为重要,因为高血糖可能增加乳腺癌复发的风险;而选择低GI食物则有助于控制血糖,减少胰岛素抵抗,帮助降低乳腺癌的复发几率[2-3]。 膳食纤维与癌症康复 燕麦富含膳食纤维,特别是可溶性纤维β-葡聚糖,这种纤维能够减缓食物在消化道中的移动速度,从而减缓糖分吸收,有助于稳定血糖。此外,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可以增强胃肠道的分泌功能,促进肠道蠕动,有效预防和缓解肠道疾病的发生[4]。 燕麦和麦片,别搞混啦
姐妹们在买燕麦的时候,为了方便起见经常购买已经制好的“麦片”,这个时候就要擦亮眼睛啦!大家买到的“麦片”,可能和燕麦的关系并不大。
市面上很多“麦片”其实是多种谷物混合制成的片状食物,如小麦、大麦、玉米等,燕麦只在配料中占据了一小部分。而我们今天要说的,是由纯燕麦颗粒压制成的扁平状、形状完整的纯燕麦片。这类燕麦片在煮熟后高度粘稠,也更具有我们需要的健康价值。
送礼+自己吃,这3种燕麦可别买
混合燕麦片
若配方中可见,除了燕麦以外还添加了蔗糖、白砂糖等糖类添加物,则不建议购买。加糖燕麦片会增加额外的热量和糖分摄入,可能导致体重增加、血糖水平升高,增加患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另外,坚果燕麦片、水果燕麦片等也不建议经常食用哦!
即食/速食燕麦片
即食/速食燕麦片通常经过高度加工,纤维和营养素有所损失。而且,因为制作工艺的问题,即食燕麦片往往更薄、更小,所以遇水后才会迅速吸水膨胀,但这也意味着食用后的吸收率更高,升糖更快。
燕麦粉
不少姐妹认为,把杂粮磨成粉之后食用,营养价值一定会吸收得更好。但其实,磨粉后的燕麦、玉米等杂粮的结构已被破坏,煮制后的升糖指数骤升。而单纯的燕麦粉口感欠佳,为了调味,姐妹们还需要加入蜂蜜、白糖等调味,如此一来,其健康价值便更是不言而喻了。
乳腺癌患者,如何选购燕麦片?
燕麦的加工程度
乳腺癌患者应优先选择未经加工或仅经过轻微加工的燕麦,例如钢切燕麦、生压片燕麦、厚燕麦片。这三种燕麦的加工工艺相对简单,只是形状发生了改变(燕麦颗粒生压成片),但其本身仍然是以完整燕麦粒为原料。
当然,这类燕麦的煮制时间比较长,至少需要10~15分钟,因为保留了丰富的纤维和营养素,所以更有助于降低餐后血糖。
燕麦的选择和质量
在选择燕麦片时可仔细阅读配料表,尽量选择以单纯燕麦为主要原料的产品,避免选择添加了糖分、油脂等不健康成分的燕麦片,以免对病情产生不利影响。
燕麦的过敏反应
如果患者对燕麦片存在过敏情况,则应避免食用,以免引发过敏反应,影响身体健康。
乳腺癌不同阶段,如何健康吃燕麦
燕麦虽好,但是大家也知道,不同的治疗阶段,身体对于营养素的摄入以及对食物的煮制方式要求也并不相同。
手术前后
在手术前后,乳腺癌患者应选择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未加工或轻微加工的燕麦,如钢切燕麦或燕麦粒,可以作为良好的能量来源。
放化疗、靶向治疗期间
放化疗及靶向治疗期间,患者的食欲可能受到影响。此时,可以选择燕麦粥等易消化的形式,以确保足够的能量和营养摄入。
康复期
在康复期,乳腺癌患者应注重饮食的均衡,燕麦可以作为主食的一部分,与其他营养丰富的杂粮搭配食用,以确保营养均衡。
燕麦的摄入量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版》,每天摄入谷类食物约为200~300g,其中包含全谷物和杂豆类50~150g;薯类50~100g。乳腺癌患者可以据此来判断每日的食用量[5]。
新年将至,不少姐妹不仅要走亲访友,自己也会收到不少礼物。那么不论是自己选择燕麦、还是收到了家人朋友赠送的燕麦食品,最好都能根据上文所说的内容进行选择性食用。软糯的燕麦,其食用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姐妹们最喜欢哪种食用方式呢?可以在评论区和小爱一起分享哦!
参考文献 :
[1] 李小玲,张文青,卫姝岑,等.燕麦荞麦加工食品血糖生成指数与血糖负荷的测定[J].临床医药实践,2017,26(04):249-252.
[2] 黄健,黄定洲,范学成,等.乳腺癌患者胰岛素抵抗水平及临床意义[J].临床军医杂志,2023,51(02):176-178+182.
[3] 邢芳,肖盟,穆兰,等.血糖监测在乳腺癌治疗中的临床意义[J].中国肿瘤临床,2015,42(10):513-518.
[4] 贾小芳,宋晓昀,黄秋敏,等.燕麦β-葡聚糖健康效应的相关科学共识[J].卫生研究,2020,49(04):670-677+683.
[5] 杨晓光,王晓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准则一食物多样,合理搭配[J].中国食物与营养,2022,28(08):2.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