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36岁的晶晶(化名)生下了宝宝,由于奶量不多,哺乳坚持不足3个月就断奶了。之后在断奶过程中,她发现一直有个“奶块”不能消除,而且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大。 今年6月,晶晶到医院就诊,当时B超发现左乳一个约5cm大小的肿块,肿块质地偏硬、边界不清,而且B超BI-RADS分级为4A级。 因起病时间不长,同时近期有断奶过程,存在一定的侥幸心理的晶晶未接受进一步检查,而是选择了按乳腺堵奶肿块处理。 在接受了2个月保守治疗后,今年8月,晶晶在当地某三甲医院再次复查,发现肿块已经略微缩小,尽管B超提示仍然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但肿块直径已经下降为3.5cm。情况似乎往好的方向发展。事实真是如此么? 两周前,晶晶带着B超报告来浙大妇院乳腺专科进一步咨询。陈欣副主任医师接诊后发现,晶晶左乳巨大肿块,质地偏硬,边界不清,B超报告提示:左乳巨大肿块,达8cm大小,炎症不排除。 无论是病人的自我认知,还是辅助检查的惯性思维,一切还是有不小的势能在指向乳腺炎的诊断。但根据临床体检经验判断,陈欣医生坚持认为应当考虑乳腺癌的可能,强烈建议患者接受活检以明确诊断。晶晶仍稍有犹豫,因为中午来浙大妇院之前,她已经在其他医院接受了乳腺MRI检查,希望根据磁共振报告来判断诊断和制定进一步治疗方案。午后,晶晶拿着外院的磁共振结果再次来到诊室,报告提示:左乳巨大肿块,BI-RADS分级4A,炎症考虑。 在陈欣医生的强烈建议下,晶晶还是接受了空芯针穿刺活检,活检结果提示:左乳导管原位癌!最终,晶晶在浙大妇院接受了手术治疗,术后正式的病理报告提示晶晶的肿块中已经存在多处小灶的浸润成分,同时已经出现了数枚淋巴转移。 非常可惜,如果早几个月接受穿刺的金标准诊断并接受治疗,或许病期会更早些。 确实,在临床中,哺乳期出现乳腺肿块的患者并不少见。那该如何鉴别这些肿块,并进行恰当的诊断治疗呢? 乳腺哺乳期出现的常见肿块有:急性乳腺炎、堵奶块,慢性乳腺炎、各类乳腺肿瘤。
急性乳腺炎导致的乳腺肿块
急性乳腺炎导致的肿块往往是堵奶引起。它和所有的炎症一样,乳腺炎也有“红、肿、热、痛”的特点。局部表现为出现一个硬块,该区域往往皮肤发红、发烫、疼痛,同时伴有寒颤、高热、全身酸疼、乏力等流感样症状。急性期如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转为慢性或脓肿,全身症状可能消失,但肿块可能相对边界明确,B超检查可以较为明确看到其内的液性暗区,治疗则由原来的局部通乳、全身抗炎转为局部脓液引流为主。
堵奶块
患者对乳腺肿块造成忽视,往往由于认为是堵奶块,可以忽略不计。该类肿块一般无任何症状,仅仅可以摸到一个硬块,或者一个区域的乳腺腺体质地偏硬。这类肿块往往B超无明确肿块显影,或者仅仅显示增生样变化及局部乳管扩张。一般在哺乳期出现堵奶后摸起来的硬块,通乳、挤压等往往不能消除,过度挤压反而可能导致加重,而且,哺乳期间对于此类肿块,通过定期检查排除恶性可能性的前提下,处理是以保证顺利哺乳为主,而不是消除肿块为主。哺乳期结束,此类肿块一般会自行消退。
各类良性肿块
该类肿块,如囊肿、纤维瘤等,一般也无明显症状。妊娠期间或哺乳期间可能会快速增大。一般B超检查对此类肿块鉴别能力较好,除非在乳晕下方影响哺乳,一般也无需处理,一旦需要手术治疗,选择孕4-6月,对孕妇及胎儿均无明显影响。哺乳期间,一般不接受择期手术,可能存在切口愈合不佳、漏奶可能。
慢性乳腺炎症、乳腺癌
在哺乳期最容易造成严重后果的是,误以为是堵奶块或慢性乳腺炎症肿块的乳腺癌。这类肿块往往容易造成延误治疗,从而失去最佳的治疗时机。尤其是乳腺炎性肿块,往往跟乳腺癌查体类似,影像学检查往往也提示不规则肿块,乳腺炎性肿块可能通过较短的病史,有乳头凹陷、外伤等诱因,超声下可看到液性暗区也有助于鉴别,但真正确诊仍是穿刺病理学活检。一旦确诊炎性肿块,首选中医等保守治疗,一旦进展,可选择清创,引流、坚持换药等处理来促进愈合。临床上常称慢性炎性肿块为“不死癌”,虽然没有什么危险,但治疗周期漫长,痛苦、对乳腺外形影响严重,也不应忽视,应积极处理。像此次的晶晶,如果半年前发现肿块即就诊活检,很可能最终诊断为导管原位癌,属于0期乳腺癌,治愈率极高。
一旦真在哺乳期发现乳腺癌,也不必惊慌。根据相关文献报道,在<30岁的乳腺癌患者中,10%~20%是在妊娠期间或产后1年内发现。相较于妊娠期乳腺癌,产后第1年被诊断为乳腺癌的发病率更高。其实,妊娠期哺乳期乳腺癌的遗传及环境危险因素与一般乳腺癌类似,月经初潮早(年龄≤13岁)、初次妊娠时间晚(≥30岁)、超重(BMI≥23kg/m2)和遗传因素可能是其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同一般乳腺癌一样,哺乳期乳腺癌主要通过乳腺超声、乳腺钼靶和乳腺磁共振来进行检查,而妊娠期乳腺癌由于对胎儿健康的考虑,乳腺超声是优选检查方式。
确诊的金标准仍然是组织病理学检查(空心针穿刺活检、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根据组织活检病理结果选择适合的综合治疗方案,如选择手术切除+术后辅助治疗,或新辅助治疗后+手术切除+术后辅助治疗。同一般乳腺癌相比,相同病期的情况下,妊娠期哺乳期乳腺癌的预后并不差,但由于妊娠期哺乳期的腺体增多、体积增大、乳腺组织密度增高等,往往容易被漏诊,从而导致诊断延迟。而且患者在哺乳期多次按摩乳房的刺激下,乳腺癌的分期会随之上升。
当今社会的发展节奏飞快,女性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压力与日俱增,乳腺癌已经成为了女性的第一杀手。正如粉红丝带一般,女性是温婉、坚毅、自信、柔和的粉红色力量。面对乳腺问题,我们需要“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为生命而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