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四个面向”的新时代科研方向,我院始终秉承专科优势,潜心钻研胸部肿瘤研究,以高水平科研成果助力医院创建文明单位工作。在第29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到来之际,由肿瘤科主任陆舜教授团队领衔的两项临床研究取得最新重要进展,相关成果分别发表在Journal of Thoracic Oncology(影响因子20.121)及《柳叶刀》子刊eClinicalMedicine (影响因子17.033)。其中一项研究聚焦肺癌难治靶点,揭示了国产原研药在此类基因突变的患者中具有卓越的抗肿瘤效果。另一项研究证实了谷美替尼对具有MET外显子14跳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有明确快速的疗效,为无数深陷绝境的病人带来了新的治疗希望。 KRAS G12C是肺癌中最常见的驱动基因之一,约有四分之一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都存在KRAS阳性突变。然而,针对这一靶点的治疗方式,多年来始终没有突破,目前仅有的两个靶向药物对亚洲人群的获益情况仍不明确。为了探索更适合中国患者的治疗方案,在陆舜教授的指导下,肿瘤科副主任李子明团队开展了一项“D-1553 (garsorasib)治疗中国KRAS G12C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多中心剂量递增/剂量扩展I期临床研究”。D-1553是我国自主研发的一款小分子KRAS G12C抑制剂,在此项研究中表现出了优秀的抗肿瘤能力和良好的安全性,客观缓解率(ORR)和疾病控制率(DCR)为40.5%和91.9%。有超过90%的患者在使用药物后肿瘤都有不同程度地缩小。此外,研究证实D-1553在脑转移的患者中也具有一定的疗效。该成果攻破了KRAS这一难治靶点的治疗困境,将为此类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提供有力的中国方案。 2021年,陆舜教授团队相关研究成果推动全球首个用于治疗MET外显子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药物赛沃替尼获批上市。其后,团队持续在该领域深耕,为MET改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探索更多治疗方案。肿瘤科主任医师虞永峰团队开展的“谷美替尼片对具有MET外显子14跳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GLORY)研究取得最新进展。研究证实,谷美替尼抗肿瘤作用起效快,用于治疗携带MET外显子14跳变的初治和经治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疗效明确且安全耐受性良好,脑转移患者同样有明显的获益。今年3月,谷美替尼已获批上市,此项研究成果将对亚洲的肺癌患者精准临床实践产生重要作用。 我院肩负起胸科人的使命担当,持续聚焦肺癌靶向药物、免疫药物的临床研究,积极推动国产原研药的研发与上市,努力让更多肿瘤患者延续生命希望。
由肿瘤科主任陆舜教授团队领衔的两项临床研究取得最新重要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