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候区小巧不失温馨,配有暖色的沙发、窗帘;走廊干净安静,病房清洁明亮;谈话室甚至拥有一台复古黑胶留声机。 这是一名“女当家”主持下的乳腺外科病房。 对患者感受的贴心关照远不止这些细节,对于我院乳腺外科李海燕来说,想为乳腺癌患者做到的事,不仅是治病保命,更有留住尊严,留住美丽和自信。这就是她致力乳腺肿瘤的美学治疗、专注于腔镜微创技术为每一位女性重建身体之美的初衷。 “切除并不会比保乳带来更大的获益,无论是复发率还是生存时间都没有差别,这在临床上早有定论。如今的医学水平,有办法在保证疗效的同时帮助患者留住、甚至重建乳房这一重要器官。可是很多人并不理解。”数年来的一次又一次“苦口婆心”,让李海燕深刻感觉到一名乳腺外科医生的任重道远。
切除手术能够“永绝后患”吗?
确诊的那一刻,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保命要紧”,这是求生的本能。目前手术仍然是乳腺癌最主要的治疗方式。保乳治疗还是切除乳房,或是做乳房的皮下切除,再植入假体,是患者需要面临的选择。传统的根治术会使患者失去患侧乳房,保乳术后同样会出现乳房不对称,手术部位留下疤痕影响外观等问题。
但李海燕说,直至现在,在很多基层地区跟患者和家属谈治疗方案,永远都是“切除”最容易达成一致,“他们都想一切了之,觉得切除了这个器官就能永绝后患。聊保乳,太艰难了。”
实际上,临床大量数据早已表明,乳腺癌的保乳治疗和完全切除后的复发率、转移率和生存时间并没有明显差异。大量的研究甚至发现,保乳的患者能获得更长的生存时间,因为开放性的切除术本身创伤就很大,恢复慢、并发症更多,而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保乳也更为安全,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更高。
“以前我们跟乳腺癌患者谈保乳的时候,往往十分费劲,更不要说谈‘重建’了。罹患恶性肿瘤并不需要牺牲生活质量来获取治疗效果,要让患者理解这一点并不容易。”
李海燕坦言,随着人们对疾病认知的加深,保乳治疗的接受程度在日益提升,尤其是年轻患者更渴望保住乳房的外观。但依然有一些希望保乳的患者无法如愿——如果病灶范围广泛,千疮百孔,不留一寸完土,以往也只能一切了之。这其中包括很多极早期发现的广泛乳腺导管原位癌患者,虽然肿瘤本身通过手术切除能够得以根治,但治疗留下的身心创伤却将永远跟随她们的一生。
寻找一种重建的希望
乳房毕竟是女性的重要身体器官。全切除的患者在作出切除决定的那一刻,哪怕已经进行了大量的心理建设,最终也无法完全预判到未来这个器官的缺失会给自己的身心造成什么样的影响。“身体上的缺失、生活上的不协调,乃至家庭、夫妻关系产生的变化,我见过太多这样的患者了。还有那些二、三十岁未婚育的年轻女患者,切除术给她们的生活带来了根本性的改变。“有的人情绪抑郁,有的人终身不婚育。更有极端的案例是因为无法接受这种缺陷而拒绝手术,导致早期疾病延误治疗,病情进展、肿瘤细胞转移……”
李海燕总是在想,怎样才能帮助这些花样年华的女孩子找到理想的重建方案,并让她们接受新的治疗理念。
契机出现在2019年。那一年,一位外国患者主动对李海燕提出在切除肿瘤的同时,对乳房进行整形,让它“更完美”的需求。彼时,通过腔镜微创技术进行乳房的美学重建,作为乳腺癌领域的全新“赛道”,也进入了李海燕的视野。李海燕答应了这个请求,第一次运用新技术为这名患者进行了重建。术后一段时间,当患者带着愉悦的心情出现在她面前时,李海燕十分震撼。“那一刻,我是真心希望我的每一个患者都能够获益,这些女孩子都能够在治愈后的漫漫人生重新获得美丽和自信。所以我会不厌其烦地去说服每一位符合条件的患者。”
在她看来,保乳或重建不只是获得更好的外观,长远来说,也有利于心理健康,有助于提升治疗效果。有了新的技术手段和新的肿瘤整形理念,在肿瘤切除的同时,可以更安全高效地进行大范围的肿瘤切除并同步重建,不需要分期手术,甚至对于单侧乳腺癌患者,可以同时让对侧接受对称性手术,从而达到脊柱平衡,消除以往单侧乳腺癌患者术后脊柱不平衡而发生脊柱侧弯的风险。
李海燕说,更高的生活质量、更小的心理创伤,也使患者更快地回归社会、回归正常生活,这样的患者整体状态更好,也有利于形成良性循坏,拥有更高的依从性去接受后续的治疗和随访。
腔镜能做些什么?
“对乳腺癌患者进行理想的乳房重建,还需要解决疤痕的问题。想要无痕化,解决方案是让切口隐蔽在某些特定的位置。传统的开放手术要在隐蔽位置开口,势必会导致手术视野非常不清晰,局限性较大。腔镜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利器”。而我院拥有较为扎实的腔镜基础,大普外科一年各类腔镜手术能够达到4000多例。“泡在手术室看胃肠外科同仁的腔镜手术,我发现这个手段确实创伤小恢复快,对于早期乳腺癌、肿物较小的患者,通过腔镜能够完整切除肿物的基础上最大程度保留健康乳腺组织。4-7倍放大下的手术视野很清晰很理想,腔镜的走位也十分灵活,方便我们把切口往外挪到常规隆胸手术切口的位置。这样一来,刚好在切除肿瘤的同时,也将重建的假体植入。一次手术解决多个问题,降低手术次数和治疗费用,提高生活质量。”
采用腋窝单孔切口,对于保乳手术的病人来说,切口只需要2-3厘米。切口隐匿,乳房表面见不到切口;对于需要行乳房全切一期硅胶重建的病人,更是通过腋窝单孔就能完整切除乳腺,乳房表面也没有切口,术后乳房美观度好。更重要的是,因为切口远离假体,基本可以消除假体感染和外露的风险。
实际上,不管是保乳术还是全切的改良根治手术,或是还是皮下切除同期假体重建术,都可通过腔镜微创来完成。哪怕乳房内部病变的腺体和组织已经“挖空”,表面的皮肤依然保持完璧,能够更好地承受植入体的压力,让重建效果更理想。除了恶性肿瘤,腔镜还可用于治疗乳腺良性肿瘤、以及“巨乳症”的缩乳手术等。
这件“利器”太“趁手”了,它非常适用于那些临床病理证实为T1-2、N0-2的乳腺癌及乳腺原位癌的患者,只有当侵犯皮肤及胸肌时,才不适用。
不过,由于手术技术要求高等原因,目前我国乳腺腔镜手术普及度并不高,多数医院尚未开展。一但和病人聊起“重建”,情况和聊“保乳”几乎如出一辙:“都什么时候了,保命要紧,你却跟我聊胸部喜欢什么样的形状?”“大家不接受,这并不奇怪。很多患者只有一次选择的机会,确实没有精力去了解一项新事物。但有了第一例,就会有第二例。术前的患者会在病房遇到术后患者,看着病友快速恢复、感觉良好,便有了尝试的意愿,手术的例数就这样慢慢积累起来。作为一名医生,为患者保命当然是最基本的第一职责,但这不是唯一的。我就想让患者变得更好,变得连她们自己都没想到的好。”李海燕说。
据了解,目前我院乳腺外科的手术中,有50%以上为腔镜手术,80%的重建为腔镜假体重建术。“接受度最高的依然是40岁以下的女性,她们更在意自己的样子。但40岁又如何?我自己是一名女医生,从女性的角度来说,我希望每一位患者,不管什么年龄,都能为自己的身体做主。当我们能够爱自己、爱自己的身体,想穿什么样的漂亮衣服就穿什么样的漂亮衣服,而不用在午夜梦回的时候,被自己胸口的缺失和伤疤惊醒,这就是最美好的一件事。”
李海燕很有感触地说,时代在变,如今虽然乳腺癌发病率高,但治疗效果非常好,治疗的目的除了保住生命,更需要、也能做到保留乳房美学的功能,希望越来越多的患者能够认识到这一点。李海燕还算了一笔“账”:“我一个人,就算一年做1000台手术,奋斗四十年,也只能帮到四万人。主流媒体就不一样了,一个上了热搜的手术案例,就能被4000万人看到!所以,感谢广州日报把最新的治疗理念带给百姓,也期望看到此文的人,能够把以上理念分享给更多人,特别是分享给正在基层治疗的亲人。”
对于早期乳腺癌,手术只是人生的一个插曲,我们要做的不只是穿过这一片荆棘,还要让前方的路更加美好。
本文指导专家
乳腺外科 李海燕 副主任医师
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普通外科副主任,乳腺外科副主任(主持工作)。
参与创建附属第六医院乳腺外科。师从中科院院士宋尔卫教授。从事乳腺外科10余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广东省教学改革项目、广东省教学基地改革项目等基金10项,第一作者发表高水平论文10余篇;参与编写《乳腺癌保乳治疗》(人民卫生出版社)一书,被推荐为中国乳腺专科医师十本必读书之一。主攻肿瘤微环境对乳腺癌作用和绝经后激素治疗对乳腺癌发生风险的影响,发表在高水平文章收录杂志(如《Cancer Cell》 、《J Cell Biochem》 、《Cancer Biology Therapy》)的论文8篇,并获得青年科学家论坛优秀奖,中山大学优秀临床带教老师,“叶任高-李幼姬”夫妇临床医学优秀中青年教师奖-优秀临床带教老师等称号。
学术任职:
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乳腺微创重建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乳腺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乳腺肿瘤内科管理分会常务委员;
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中西医结合乳腺病防治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中西医结合乳腺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专业特长:致力于腔镜下乳腺癌根治性切除并一期乳房重建,乳腺肿瘤适应性整形术,包括缩乳术、假体植入术。用最小的手术创伤达到最大的肿瘤根治效果,擅长将腔镜微创、保乳手术、整形手术融合,率先采用纳米碳法进行前哨淋巴结示踪和活检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及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个体化治疗和基因筛查靶向治疗,乳房假体重建等技术,精通乳腺肿瘤的微创手术(第三代微创安珂系统)治疗乳腺纤维腺瘤,以及哺乳期乳腺炎、非哺乳期乳腺炎中浆细胞性乳腺炎、肉芽肿性乳腺炎的诊断与治疗,男性乳腺发育腔镜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