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对象:陈海泉
职业: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外科主任
一
梁友博(化名)半夜醒来,睡不着了。
身旁的爱人,也还醒着。
“哎……”梁友博叹了一口气,“大概,陪着你的日子不多了。”
结婚近50年,爱人还是第一次听梁友博说这么感性的话,眼泪一下子流了出来。
这一晚,注定不太平静。因为白天,他们拿到了CT报告单。
之所以去医院检查,是因为身体出现了征兆。梁友博咳嗽有一段时间了,不过他一直以为是由于吸烟而造成的咽炎。
那一天,一阵咳嗽来袭,特别猛烈,他咳得面红耳赤,一口痰上来,他吐在餐巾纸上,是血。
家人觉得情况不妙,马上带着他去医院检查,检查报告出来后,就看到了上面写着:MT的可能性很大。
MT是什么意思?梁友博不知道,但他隐约觉得并不是好兆头。
他让儿子查了之后告诉他,儿子嗫嚅的口气,让他确定了自己的想法。果然,那是指“转移性肿瘤”。
家人劝慰他,那只是说可能性,并不是确认,他们带着他去做了更为全面的检查,活检,最终反转的奇迹并没有出现,梁友博拿到的确定报告是右肺下叶小圆细胞恶性肿瘤。
像梁友博这样的患者,陈海泉在门诊时总要碰到很多。
今年四月,国家癌症中心公布了最新一期的中国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分析报告。报告显示,我国平均每天超过1万人被确诊为癌症,也就是说每分钟有7个人被确诊为癌症,其中肺癌位列发病首位。
肺癌的发病率在中国增长得很快,从过去三十年算起,至今中国肺癌的发病率增长了465%,成为发病率和死亡率第一的疾病。截止到2017年的数据,中国肺癌发病率已经上升到80万例,而死亡人数已经达到70万例。
这样的数值变化,工作在临床一线的医务工作者感触特别明显。陈海泉刚做医生那会,一周的手术量在二三十左右,而现在,这往往是他一天的手术量。
门诊的这一天,更是会忙得不可开交,有初诊病人,也有不少是来定期复诊的,陈海泉一张张查看他们的影响报告,给出治疗方案。
二
“30年前当胸外科医生,会有很多犹豫,因为没有很多治疗方法,能干的不多。”
陈海泉表示,对于医生来说,印象最为深刻的总是那些自己无能为力的病例。“记得实习的时候,病房里有个40多岁的病人,晚期癌症,他有一副好嗓子,一疼他就唱歌。但这样充满生命活力的人,仍然还是很快就走了。”
幸好,医学的发展是惊人的。
从医三十多年,陈海泉亲历了医学对肺癌渐渐有办法的过程,他本人也开创了一些治疗理念。
2017年,由陈海泉所领衔的一项外科学展望研究对肺癌的“全面微创治疗”做出了全新定义:“即在多学科参与下,为病人选择合适的手术、合适的切口,保留正常的肺组织和淋巴结,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手术,并平衡切口、脏器和系统损伤”。这项研究被《外科学年鉴》接收,将为肺癌微创治疗领域的探索提供重要参考。
陈海泉对自己看病的要求是:“用我今天所能拿到的最好证据为病人看病。”
这份被称为“微创3.0”的治疗定义,结合了陈海泉团队之前的研究成果。
2015年,陈海泉团队在国际肿瘤领域权威学术期刊《临床肿瘤学杂志》上发表了一项研究成果: 通过术中快速冰冻术的病理判断,早期肺癌只用做部分切除就可以达到治疗目标,无需切除肺叶;但对原发性的恶性肿瘤,则需做标准的肺叶切除加淋巴结清扫。
该病理诊断的准确率可达96%,为保证肿瘤的有效切除、避免脏器的不必要损伤提供了精准依据。
除了减少脏器的损伤,还要选择性地清扫淋巴结,尽可能保留正常的免疫组织,以减少全身性损伤。
这样的理念提出同样来自于他们团队的研究。研究指出,原位未浸润贴壁亚型生长为主的腺癌,如果纵膈淋巴结没有转移,就不需要做淋巴结清扫。
此外,上叶尖段小于2cm且没有胸膜侵犯的肿瘤,不会有隆突下淋巴结转移的风险,这类病人只需要做上纵隔淋巴结清扫,无需进行其他范围的清扫。
对于普通的没有医学专业的患者来说,这些研究成果听上去或许显得艰涩难懂,但陈海泉却会根据他所获得的这些“证据”来指引自己的治疗方案。
“有些早期肺癌患者会很紧张,会反复问我需不需要治疗。有的是不需要治疗的,我这么说了之后,他们还是会问我:医生,那我需不需要吃些药,需要做一些怎么样的食补?有的患者看我不开药,甚至还会生气。”
陈海泉哭笑不得地说,“其实,治疗也包括不治疗,有时候不治疗也是最好的一种治疗。而我们缺乏通识教育,人们以为身体查出问题就一定要吃药,治疗,甚至开刀。所以你看,我们医院周围有一些卖保健品的商店,生意都还不错。”
陈海泉开玩笑之后指着门诊室内的年轻医生们说:“我对他们的要求就是,假如需要给你的爸妈开什么药,就给病人开什么药,不能过度治疗。”
三
“不能过度治疗”的要求背后,是陈海泉的一个行医原则,“我们看病,是为了让病人活得长,活得好。”
陈海泉很忙,看门诊,做手术,带学生,做很多科研。所以有一次,美国心胸外科协会秘书长来拜访的时候,很好奇地问他:“你什么时间在思考呢?”
陈海泉觉得很有意思,还从来没有人问过他这个问题。他想了想,并没有特定的思考的时间,而是看病的时候,查房的时候,随时随地都在思考。
思考什么呢?
肺癌的治疗手段,不管是在手术,还是药物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但还远不不能说理想,还有很多未知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像前段时间,一个病人来看门诊。陈海泉对他的情况感到很疑惑:这个病人发现得早,是分期很早的肿瘤,照常规来说,愈后会很好,可是他很快就发生了转移,到底是什么情况造成的?
采访当天,一个来复查的病人也是这样的情况。年近50岁的他在2012年的体检中查出早期肺癌,做了手术,术后定期复查,情况都还不错。但过了两年,他发现胸部的皮肤上长了一个突起物,做穿刺后发现有癌细胞,经过治疗后处理掉了肿瘤。本以为太平无事了,没想到前段时间他又在自己的脖子上摸出了肿块,又是转移。
人体很复杂,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特殊性,对于这样的病人,陈海泉就很想要搞清楚,为什么这几个病人非常快地发生了转移?
“我们要通过经验积累,抽出有规律的东西,这样才能带动学科发展。”
找寻规律,是科研的工作,而它最终的目的,是可应用于临床。
以往的经验提示肺癌的高危人群多以老年、男性、吸烟为主。而陈海泉在临床中发现,门诊中男女患者的就诊人数之比大约达到1:2。所以他和团队成员进行了长达10年的调研,研究发现:女性、不吸烟人群是中国肺癌新的高危人群。
基于这全新定义的肺癌新高危人群,可对她们进行早期筛查,提高筛查效率;早期干预,提高长期生存预期。而女性也可以提高警惕,不要以为自己不吸烟,肺癌就和自己没关系,还是要定期检查,实现早期发现。
陈海泉的另一项研究也是在临床中发现了问题。
“患者们常常会问我这个:医生,我什么时候来复查?我查了一下,国内外并没有学者来专门研究过这个问题。你三个月来,或是四个月来复查。一般都是医生根据经验而说的,有点‘拍脑袋’的意味,也会有过度复查的问题。所以我们专门来研究这个问题,对几千个病人建立了模型,寻找其中的规律,会在什么时候复发,会在哪里复发,这样患者和医生大概就能有针对性地了解,需要在哪个时间段去复查。”
即使陈海泉和他的团队做了很多科研工作,也获得了很多成果,但他还是说:“我们对人体的理解还是很肤浅的。”人类对疾病的了解和征服道路,还漫长着呢。